胡续冬 :历史的大道周行

      双园记:历史的大道周行

      文\胡续冬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论摄影》里,认为摄影是“一种追魂的艺术”,她指出就摄影的本质而言,“它是一种拒绝联系和连续性,但又赋予每一刻以神秘性质的世界观”,并强调“以照片的形式看待某件事物乃是与一件极有魅力的潜在事物相遇。”傅文俊“双园记:当惊世界殊”里的摄影作品所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相遇的可能性——表面上,它们所聚焦的是两个不具备时空连续性的建筑群(圆明园和世博园),但这两个建筑群已被傅文俊的镜头语言赋予了强烈的历史和文化关联,因而,当我们观看这些作品的时候,与我们的视线相遇的不再是建筑本身,而是潜藏在图像表征之下的历史的大道周行。

      众所周知,1860年,入侵北京的英法联军焚毁了不仅是中国更是世界文化宝库的圆明园,1900年入侵北京的八国联军又对包括圆明园在内的已遭摧残的西郊诸园再施劫掠,使得圆明园彻底沦为一座废墟。一百多年来,圆明园已经成为中国民族伤痛的一个醒目的提喻(synecdoche),园中那些残余的石料就像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笔下脸朝着过去、背对着未来的“历史天使”。

      而2010年的上海世博园则是另一个同样有表现力的提喻——中国民族自信心的提喻。在中国已经和平崛起为改变世界的一个举足轻重的“活力场”的今天,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到上海世博园搭建他们的场馆,借助中国这个世界“活力场”激活他们经济与贸易的任督二脉。一百多年前曾以八国联军这样极端暴力的方式闯入古老中国的八个西方国家也位列其中,只不过,这次他们是开放的当代中国的友好的客人。

      傅文俊以敏锐的艺术直觉和宏阔的艺术抱负把握到了圆明园和世博园这两个提喻之间的巨大张力,并以装置的方式,对他自己原先拍摄的摄影材料进行了形式重构。这种重构并非简单的跨时空并置(anachronical juxtaposition),而是一种极富历史对话意味的空间再生产:在展场里,无论是圆明园还是世博园的图像都走出了照片的边框,打破了摄影的瞬间凝固性,相互参契着、激发着,震荡出一片远远长于瞬间的历史表意空间。

      “双园记:当惊世界殊”源自作为诗人的国家领袖毛**想象力惊人的预言性诗句“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以这句诗来命名傅文俊的展览无疑具有双重的阐释视野:其一,傅文俊的“双园记”所展示的历史表意空间与毛**诗句中的历史预言性有着隐秘的共振关系;其二,毛**这句诗所畅想的“未来主义三峡”在今天已成为重庆的现实,而傅文俊恰好是一个重庆艺术家,“当惊世界殊”在重庆的展出不仅意味着百多年前的北京圆明园与当今的上海世博园之间的“殊”,更意味着正在西部昂然崛起的重庆已孕育出与以往的闭塞迥然不同的人文气象,傅文俊作品中的北京、上海与他的重庆身份三者之间构成了一面引人深思的地缘文化三棱镜,从这面三棱镜里折射出来的历史与现状、民族与世界将呈现出更加意味深长的美学光谱。


  • 文献 >>  众家评论
  • 更新:2016-02-27 15:18:16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