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俊:创作随笔摘录

发布时间: 访问量:4

  世界万物,凡是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为存在坐标的都具有自己的历史。圆明园可谓是几度繁华,几度萧条。1860年经英、法焚劫之后几乎化为焦土;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再度遭抢;辛亥革命后,圆明园无人管理,遗物被大量盗走;文革期间,圆明园多处山形水系被挖掘填平。。。。。。现今它处于静止状态,但是它的历史在艺术家手中仍会继续。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于2005年12月1日获得国际展览局第138次成员国代表大会通过,高兴之余莫名的思绪萦绕脑海。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著名的佳士得拍卖行将于下个月在法国巴黎公开拍卖当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十二生肖青铜兽首像中的鼠首和兔首,预计成交价将高达二亿元人民币。十九世纪侵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掠走了圆明园十二生肖青铜兽首,目前有五件已回归中国,另五件至今下落不明,故鼠首和兔首很可能是最后露面的两件。中国六十七名律师,近日组成了公益诉讼团,准备在法国对这两件中国文物的收藏者和佳士得拍卖行提出诉讼,阻止拍卖、追索国宝。

  历史不应该仅存在于书本和文献资料里,它也需要出现在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中。只有这样,历史才是活的。

  距圆明园的两件兽首在法国拍卖还有约4天的时间,今天13时30分海外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的首席律师刘洋,将单枪匹马地登上赴法的班机。他此行的首要目的,是阻止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在法国拍卖,让两件国宝顺利回归祖国。

  上海世博园法国馆设计师菲利耶一行到位于卢浦大桥附近的上海世博园区进行现场勘察。11月底,法国馆将正式施工建设。在欣欣向荣的建构场面与圆明园废墟的景象之间,某种无法言表的诡谲心绪萦绕不散。

  雨果在《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一文中,把圆明园和巴特农神庙联系起来,是因为二者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代表,在外来的侵略战争中总是逃脱不了被掠夺的命运,但是二者所代表的东西方文明并没有像它们自身一样被摧毁,而是依然熠熠生辉、光照千秋。

  真正的爱国主义彰而不显,是公民个体有尊严、有规范地生活在这个国家,而从内心获得的由衷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历史上那些大而无当的虚空民族主义,皆是一种貌似强大的政治幻象,犹如吃错了药的疯汉,在伤害了他人的同时,更反噬了自己。——摘自洪庆明微博

  现今我们处于一个记忆伦理丧失很严重的时代,人类对待历史的漠然使历史的敬畏感荡然无存。正如历史学家卡尔所说的:“历史是不断流动、不断被重构的,历史总是活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它不仅指涉过去,更指向现在和未来。”我们无法逃避历史,因为我们始终活在当下。

  圆明园是真实存在的,以往的存在是向世人诉说它的举世无双,而今的存在是向世人诉说一百年多年前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政治格局的改变,它诉说的内容也随之改变,变化的前后原委就需要我们在当下语境中去捕捉、去思考。

  摄影的客观性与观念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张力关系。无论是纪实摄影还是观念摄影,问题的关键在于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而非具体的艺术手法。所以,观念摄影作品也可以含有纪实的因素,在见证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念。

  巴黎时间25日晚,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的“伊夫·圣洛朗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上,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落锤。

  近些日子对创作的思考似乎与政治密切相关,但是,艺术家对于历史与社会的认识绝非是单一的,并不是契合于主流意识,就一定是受制于官方艺术形态。

  断臂的维纳斯拥有举世无双的美,美的原因不在残缺的形式,而是其中所蕴含的神秘给予人们对其原初面貌的想象与憧憬。圆明园之于我就是断臂的维纳斯。

  当代艺术是具有问题意识的艺术,对当下问题的呈现既是艺术的责任,也是艺术家的责任。

  圆明园遗址与世博园作为两种不同的历史存在,它们静静的见证和亲历着中国的昨天与今天,同时也预见着未来。如若把这两个具有意义而又值得总结与思考的历史节点并置在一起,是否能引领大众从历史存在与变迁的角度,重新审视现存的世界。

  作为具有延续性的个体生命,人在精神上的成长是一个不断丰富、深化和升华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对历史与文化的坚守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摘自王林《历史是知识分子的最后地盘》

  影像作为一种切入当代艺术的载体和媒介,开始切入到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叙事中。摄影与新媒体艺术、装置、行为以及影像艺术相互融合,并呈现出独立不依的美学价值。

  在蕴藏着巨大创造资源的数字时代,构建属于自己的图像表达的重点,在于表达出自己的历史立场以及在艺术上与他人不同的文化取向。

  2002年至2010年


更多文章